-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栏[09/30]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数[09/30]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收[09/30]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投[09/30]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征[09/30]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刊[09/30]
戒毒工作中开展循证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从循证医学兴起,延伸到循证公共卫生、循证管理、循证教育等众多领域的循证实践理念逐步为各领域高度关注,其基于证据决策的核心思想、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尊重环境
近年来,从循证医学兴起,延伸到循证公共卫生、循证管理、循证教育等众多领域的循证实践理念逐步为各领域高度关注,其基于证据决策的核心思想、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尊重环境、技术及客体需求的特点,对在戒毒工作中如何提高戒毒人员操守率、降低复吸率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因此,对戒毒人员的矫治工作需要实现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证据型转变,更好地完善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一、戒毒工作引入循证矫治的主要依据
2008年6月1日,《禁毒法》的正式实施带来了戒毒工作一系列理念、制度、措施的重大变革,规定了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 (戒毒康复)的戒毒链条,建立起了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和回归社会融入一体的戒毒新格局。《禁毒法》在第四章戒毒措施第31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戒毒条例》在第29条更是予以明确:“强制隔离戒毒应当配备设施设备及必要的管理人员,依法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戒毒治疗、心理治疗、身体康复训练和卫生、道德、法制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国家对吸毒人员由严惩改为帮助,这就决定了戒毒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戒除毒瘾,而不是对吸毒人员的惩罚。吸毒人员不再是单纯的违法者,同时也是病人,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工作的服务性,减少惩罚与对抗,为吸毒人员提供自愿的、知情的、以循证为基础的和权利平等的治疗。因此,在戒毒工作中引入循证矫治能真正实现禁毒戒毒法律法规制定的实质精神和内在要求。
循证矫治不仅有着自身应有的基本原则,还有着实施的基本要素,一般具备“建立数据库-风险评估与需求评估运用-矫治资源与能力的评估规划-资源公开能力的评估-矫治方案的优化-矫治过程的评估-矫治实践证据的积累-矫治效果评估”八项实施要素,包含了循证矫治四方面主体、循证矫治过程、循证矫治效果评估以及循证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等内容。在戒毒治疗中,戒毒人员个体情况是一切矫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出发点,必须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采取已有科学证据证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开展自愿的和知情的吸毒成瘾治疗,尤其是在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 (戒毒康复)三种戒毒措施中更需要按照循证原则和实施要素切实开展吸毒人员的戒毒治疗。因此,循证矫治引入戒毒工作契合戒毒治疗的客观规律,突破了传统的基于民警个人偏好、知识背景、主观判断、工作经验等主体要素的片段化、零星式的教育矫治形态,推动戒毒工作由经验走向实证,从技术走上科学。
二、戒毒工作实践循证原则的主要内容
循证原则为戒毒人员的矫治干预提供了路径,为其降低复吸、保持操守增加了可能性。但在戒毒工作中实施和整合循证矫治实践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强有力地组织领导,循证实践不仅仅是简单实施一个或两个研究建议的矫治项目。因此,戒毒工作中实践循证原则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开展戒毒评估。在戒毒伊始时,通过心理测验、摄入性访谈、行为观察、生活史调查等心理评估环节,开展心理诊断,掌握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滥用毒品调查,了解戒毒人员吸食毒品种类、时间和成瘾程度,尤其掌握其是否吸食新型毒品;综合评定戒毒人员的稳定性,对其进行动态分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戒毒措施。二是强化戒毒动机。通过迎新会、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和有原理、有数据的毒品危害分析,强化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三是实施目标干预。在了解其吸毒原因的基础上,对吸毒因素进行目标干预;对复吸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并设计相应矫正项目;对戒毒人员逐步实施适应社会的分级管理。四是开展技能培训。运用认知行为和矫正技术,培养戒毒人员的拒毒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和应对高危环境等。五是进行正面强化。落实奖励和处遇激励,增强戒毒正能量,减少戒毒亚文化等带来的负影响。六是予以持续支持。加强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在社区戒毒、康复和回归社会后施以持续支持,对戒毒人员实施功能恢复型矫正。七是评估戒毒过程。对整个戒毒过程和业务进行精细化考核,扎实做好戒毒人员的诊断评估。八是做好回访调查。从复吸间隔时间、减少毒品使用、违法犯罪情况等多个维度对戒毒人员操守率进行回访调查,反馈指导所内戒毒工作,提高戒毒矫正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xzyxzz.cn/qikandaodu/2021/0408/537.html
上一篇:医事犯罪中的因果关系判断以疾病进程为考察要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的法医学循证